对症下药治理噪音污染
提到环境污染,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大气、土壤、水等方面,但噪声污染作为一种看不见、摸不着的存在,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。作为一项严重的“城市病”,噪声污染也日渐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的焦点问题。
这是一个噪声时代,特别是在城市,无数人不得不忍受其中。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,我国城市的声环境现状并不乐观,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首当其冲,噪声污染形势日益严峻。
噪声污染已成“城市病”
根据环保部公布的《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》(以下简称:报告)显示,中国城市噪声污染问题非常突出,全国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,声环境质量昼间总达标率为87.2%,而夜间达标率仅为59.7%,约40%的城市夜间噪声超标,昼夜差别显著。
此外,报告还显示,2016年相关部门共收到环境投诉119.0万件,其中噪声投诉52.2万件,占环境投诉总量的43.9%。而且,越是大城市,噪声污染就越严重。其中,建筑施工噪声高居投诉首位,占一半以上;其次是社会生活噪声、交通类噪声。
事实上,无论声环境达标率,还是居民投诉情况均显示,城市噪声污染问题非但没有缓解,反而愈加严重。噪声污染作为一种“城市病”,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城市公害。
最吵闹的“健康杀手”
噪音不只是扰民,医学研究表明,噪音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。噪声污染不仅破坏了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秩序,还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。
根据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发布的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》显示,噪声污染不仅让人烦躁、睡眠差,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、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,进而减少人的寿命。据世卫估计,2011年,仅交通噪声就使西欧每年失去约100万健康生命年。
2016年,噪声污染仍与水污染、大气污染、废物污染,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。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认为,具体而言,噪声污染害存在以下危害。
损伤听觉器官。在强噪声环境下,人会感到刺耳难受、疼痛、听力下降、耳鸣,甚至引起不能复原的器质性病变,即噪声性耳聋。
引起心血管疾病。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不仅使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抑制,出现头疼脑胀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,还会使交感神经紧张,从而出现心跳加快、心律不齐,引起高血压、心脏病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
对症下药治理不同噪音污染
如今,噪音污染正在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,相关部门也开始着手整治这个“城市病”。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论,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“噪声”。噪声的来源复杂,除了来自日常的建筑工地、道路交通之外,夜间户外的大排档、小区里的广场舞等活动,也都可能成为噪声的污染源。
针对噪声污染治理,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院士表示,不同于其他污染,噪声污染属于感觉公害,不能集中处理,对不同噪声污染源需要对症下药。对于建筑工地、机场运输产生的噪声,应该采取物理防护和科学规划选址,甚至通过颁布法令来加以管理。对于交通噪声污染,可建立隔音屏或隔音墙,有效屏蔽噪声,以降低对附近小区居民的影响。
当然,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时,人们也要有意识地远离噪声,做好防护工作。例如,选择效果好的隔音窗,家庭墙面在装修时可以进行隔声处理,关好门窗、佩戴防护耳塞等。
新闻来源:http://field.10jqka.com.cn/20170711/c599167265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