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宁市:做好“三篇文章”,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
2017年,海宁市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和“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”为指引,以达到国家和省“水十条”主要指标要求为目标,以项目化治水为抓手,以“河长制”等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,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,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,取得阶段性成效。1-8月,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继续保持优秀,出境断面水质氨氮、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下降了26.5%、28.9%和4.0%;水厂取水口总体水质为三类,26项指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85.5%,同比2016年度水质提升85.5个百分点;许村大桥市控断面完成消劣,完成131条小微水体的剿劣任务,完成率80.9%。
一、早谋划、重统筹,做好“规划引领”文章。
一是注重综合规划,明确治理方向。今年5月,出台《海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,提出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、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、严格环境执法监管等九方面主要任务,细分成“狠抓工业污染防治”等31个项目,编制形成水环境治理任务清单。同时,分年度制定水污染防治实施计划,2017年确定重点工程9个,任务指标18个,指导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。
二是坚持分类施策,细化任务清单。先后出台《海宁市劣V类水剿灭行动方案》、《海宁市入海河流—上塘河水质达标方案》、《海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“十三五”实施方案》等,精心编制一事一案,分类施策。在前期摸清河情、核清水情、查清污情基础上,绘制截污纳管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工业园区污染整治、畜禽养殖整治等分布图,细化目标任务。
三是统筹治水工作,改善流域水质。将“五水共治”与水污染防治有机结合,强化流域治理,深化上游、内陆河流等源头控制,减轻下游、近岸海域防治压力。实行“市、镇、村”三级联动、市级领导联挂、部门信息共享、人大督查、政协监督等,统筹推进斩污清源、截污攻坚、农源控污、强基固防四大治水战役。
二、抓重点、强科学,做好“工程建设”文章。
一是推进剿灭劣V类水治理工程。打响由一个方案、两项制度、八大行动组成的“1+2+8”剿灭劣V类水系列组合拳,建立162个重点治理目标5张清单,制定“一河一策”治理方案,成立治水专家服务队,加密监测频次,实施科学剿劣。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治理、河湖清淤等项目为重点,推动剿劣,累计新增受益农户数达9.06万户,完成102.02平方公里管网建设,累计完成河道清淤210.34公里,土方225.17万方,沟通断头浜32条。
二是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工程。重点推进涉水特色行业专项整治、工业水循环利用再提升工程和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。采取废水深度治理、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、中水回用设施改造等措施,规范排污行为,减少污染物排放;积极培育环保领跑示范企业创建,争创省级示范,以示范企业引领行业提升;强化末端监控,在pH、COD在线监控的基础上,印染行业率先实施氨氮在线监控,实现水主要污染物全监控。截止8月底,完成58家涉水特色行业专项整治,工业水循环利用率80.3%,6家企业完成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,培育3家企业完成示范企业创建,完成3个省级开发区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。
三是推进近岸海域防治工程。以三个首次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,首次采用高科技应用,通过卫星定位排查河流入海口,精准定位入海河流8条;首次印发水质达标方案,科学治理上塘河,1-8月上塘河排涝闸水质现状评价为Ⅳ类水,已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;首次登载入海排污口,2个污水处理厂的3个排污口纳入环保部近岸海域污染源监管平台。强化污水“末端治理”,以更高标准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,完成31万吨/日的提标改造工程,COD、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2776吨、230吨,其中COD提前完成“十三五”期间减排任务。